水得寒气,冷必相搏,其人即噎,故加附子以散寒。邪袭于阳,则为热化;中于阴,则为阴寒。
参苓归芍陈曲麦,大腹萸砂共煎尝。 因名而取实,因象以用形,得其性之升降浮沉,气之温凉寒热,色之青黄赤白,味之甘苦酸辛,一千六百余种,大概不越乎此矣。
尝谓医道有一言而可以尽其要者,运气是也。人参之甘所以养胃。干姜之温所以行痰。细辛之辛所以散饮。
少壮新邪专攻则是,老衰久久病兼补虚而兼解郁,陈症或荡涤而或消溶。 歌括∶产后腰痛转侧难,养荣壮肾疼自蠲。
故主女子崩中,漏下赤白。《活幼新书》云∶紫草性寒,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;脾气虚者,反能作泻。
而刘元宾以为形病脉和人不死,张长沙以为阴病见阳脉者生,其言岂浓诬哉?且无涎沫何难认,误作风医命难殂;更有许多相类处,须作风吹列调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