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者,骨之所终也,故苦入而走骨,故入而复出,知其走骨也。邪着孙络成积者,其积能往来上下,盖积在大肠、小肠之络,皆属于经,其络浮而浅,缓而不急,不能句积而留止之,故移行于肠胃之间,若有水则凑渗注灌,濯濯有声。
大抵因郁气之积,食味之浓,或风热之毒结聚而成,故其所致之本,皆出于脏,而标则见乎颈腋之间也。得其和,则为正气而生物;犯其变,则为邪气而伤物,其生其死,皆此三、五耳,故为寿命之本。
二阴搏至,肾沉不浮者是也。而此四节,一言天道,一言脏象,一言人事,一言脉色,即“四德”也。
脉盛血少,脉少血多,此谓反也。以其两相感触,中外皆伤,故气逆而上行。
调气之方,必别阴阳;定其中外,各守其乡。若是者,无复交通,阴阳并绝矣。
其脉细小疾数者,邪盛正衰之候,是为五逆。所以东方生风木,司春令,在人为肝,肝气不舒,则发而为病,病有盛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