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有火气欲散,忽感外风,郁火不得外散,进退皮肤间,扰动作痒者。即有涎沫,亦吐者自吐,干者自干,况无涎沫可吐乎?
即在平人,当春阳气升发,感受风寒郁而成病者固多。循衣摸床,撮空理线,筋惕肉,肢体振战,目睛不了了,皆为耽搁失下,或用缓药迟之故,此元神将脱也。
久而炎炽,乃及于肺,则病重矣。胸中虚热,久不食而呕者,但得五谷之阴以和之,则立止。
切忌苏合、牛黄等丸。少阳在半表半里,往来不远,非若他经之大出大入,故其寒热不甚。
后因郁怒复作,兼发热、呕吐,月经不止,饮食少思。头面赤肿,或发疙瘩。
轻则消导,重则吐下。暑月痱子痒痛,苦参四雨,菖蒲二两,水五瓢,煎数滚,添水二瓢,盖片时,临洗和入公猪胆汁四五枚洗之,不三次痊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