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曰:虚虚实实,补不足,损有余。师曰:寸口脉动者,因其王时而动,假令肝王色青,四时各随其色,肝色青而反色白寸口者,统言左右三部脉也。
师曰:沉为纯阴,翕为正阳,阴阳和合,故令脉滑,关尺自平。数主疮主热,今外无身热,而内有疮热,疮之热在于阴,故默默但欲卧也。
上工不但知肝实必传,脾虚之病,而且知肝虚不传,脾虚反受肺邪之病,故治肝虚,脾虚之病,则用酸入肝,以补已病之肝,用焦苦入心,以助不病之心,用甘入脾,以益不实之脾。正风者,从八方应时而来,相生和缓之主气也;邪风者,从其冲后而来,相□冲烈之客气也。
黄耆建中汤即桂枝汤加胶饴、黄耆也。皂荚味辛咸,辛能散,咸能软,宣壅导滞,利窍消风,莫过于此。
且以上文一、二日,三、四日之文细玩之,则可知必有「五六日吐之」一句,由浅及深之义也,当补之。寸口脉弱而缓,弱者阳气不足,缓者胃气有余,噫而吞酸,食卒不下,气填于膈上也此又详申中焦之证。
论中谓发热无汗,表不解者,不可与白虎汤。去姜、枣者,畏过散也。